拼音:jí
繁體:及
筆畫:3
五行:木
部首:又
1. 及 [jí]
從后頭跟上:來得~。趕不~。
達到:~格?!冢ü糯婆e考試中選,特指考取進士)。普~。過猶不~。
趁著,乘:~時?!纭!h而試。
連詞,和,跟:陽光、空氣~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。以~。
〈名〉
姓
〈動〉
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從人,從手。表示后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。本義:追趕上,抓住)
同本義 [overtake;catch up with]
及,逮也?!墩f文》
使人追宋義子,及之 齊,殺之?!妒酚沗項羽本紀》
無庸,將自及?!蹲髠麟[公元年》
又如:趕不及(來不及);企及(希望趕上);來得及(能夠趕上);及面(見面);及時應令(與季節令令相適應)
至,達到 [attain;reach]
及,至也?!稄V雅》
及期。——《儀禮聘禮》
不及黃泉,無相見也?!蹲髠麟[公元年》
及郡下,詣太守,說如此?!諠摗短一ㄔ从洝?/p>
及諸河,則在舟中矣。——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》
湯熨之所及也?!俄n非子喻老》
針石之所及也。
將有及。(還來得及。)
駭而圖之,豈將有及乎?——漢· 賈誼《論積貯疏》
禍且及汝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又如:及瓜(到了出嫁的年齡);及瓜而代(指為官任職期滿,由人接代);及事(女子到結婚年齡);及肩(高僅與肩齊,比喻相差甚遠)
待,等到 [wait]
及日中則如盤盂。——《列子湯問》
及日中如探湯。
及魯肅過 尋陽?!顿Y治通鑒漢紀》
及敵槍再擊?!濉?徐珂《清稗類鈔戰事類》
及既上。(等到已經登上。及:等到。既:已經。)——清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如:及夫(等到)
遭受 [suffer from]
鐵铦短者及乎敵。(及乎敵,被敵所傷,極言戰爭之激烈。)——《韓非子五蠹》
又如:及難(遭到災難);及禍(遭災難);及溺呼船(喻禍到臨頭,求救無及);及身(親身受到)
比得上,能與…相比 [compare with]
徐公何能及君也?——《戰囯策齊策》
郯子之徒,其賢不及孔子。—— 韓愈《師說》
又如:我不及他
連累;關聯 [implicate]
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。——《孟子梁惠王上》
事如此,此必及我。——《漢書李廣蘇建傳》
又如:罰不及眾;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
通“給”。供應 [provide]
然則大囯內款,小囯用盡,何以及之。——《管子囯蓄》
〈介〉
趁 [while;be in time for]
彼眾我寡,及其未既濟也,請擊之。——《左傳僖公二十二年》
又如:及今(趁現今之時);及蚤(趁早。蚤:通“早”)
和,與 [and]
洄曲及諸道橋梁?!顿Y治通鑒唐紀》
洄曲及四境。
扣其鄉及姓字?!鳌?魏禧《大鐵椎傳》
音樂及詩歌?!淘唷秷D畫》
又如:孔子及門徒
〈副〉
[how]——表示反問,相當于“豈”
先君之敗德,及可數乎?——《左傳》
[also]——表示頻率,相當于“又”
兒寬家貧,當為弟子都養;及時時間行傭賃,以給衣食?!妒酚洝?/p>
[very]——表示程度,相當于“極”
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,及好刀筆?!端疂G全傳》
1. 及 [Jí]
及第 jí dì
[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] 指科舉考試考中,特指考中進士,明清兩代只用于殿試前三名
狀元及第
及格 jí gé
[pass;pass an examination;up to standard; get a passing grade;up to the mark] 考試或學科成績達到規定標準
參加學位考試,及格了
及笄 jí jī
[be old enough to marry;girl's coming of age] 指女子到了可以許配或出嫁的年齡(笄:束發用的簪子。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,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;未許配的,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)
女子許嫁,笄而醴之,稱字。--《儀禮.士昏禮》
及齡 jí líng
[reach a required age;of the right age] 達到規定的年齡
及齡兒童
及門 jí mén
[formerly acknowledge sb. as one's master;pupil dircetly taught by a master] 正式登門拜師受業的學生
及門弟子
及時,及時地
及時行樂 jí shí xíng lè
不失時機,尋歡作樂。
及時雨 jí shí yǔ
[timely rain]∶指莊稼正需要雨水時下的雨
幾場及時雨奠定了今年農業豐收的基礎
及物 jí wù
[transitive]
及早 jí zǎo
[as soon as possible;at an early date;before it is too late] 趕早;趁早
生了病要及早治
及至 jí zhì
[until;up to] 表示等到某種情況出現;直至
及至始皇。-- 漢. 賈誼《過秦論》